在巴西,有一座“上帝之城”,不过这里既没有上帝,也实在算不上是个城市。
“上帝之城”不过是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这座城市西南部的一片贫民窟。瓜纳巴拉州政府于1960年为将市中心的贫民转移到郊区而建立了这片贫民窟。《上帝之城》这部影片所聚焦的,正是这片贫民窟60、70、80三个年代中发生的一桩桩黑帮兴衰史。电影改编自保罗·林斯于1997年发表的同名小说。保罗本人于七岁时搬到这片贫民窟生活,所幸最终得以逃离此处并成为了一名作家,当然,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与事业成就的,恰恰是他竭尽所能逃离的
比较早看的这本片子,想起来写评论是因为奥斯卡而大热的《平民窟百万富翁》,前半部两兄弟闯荡孟买等地的片段与南半球里约热内卢小古惑仔帮派斗杀的场景很相似,加上浓郁的暖色氛围,很容易将两本片子联系来。
当时看的时候没想到这么吸引人,透过主人公的视角,一帮小混混把当时巴西的整个时代背景刻画的这么传神,同样是平民窟,本片更加现实和残酷,少不更事的孩子就可以为了生存放下玩具,选择武器,白粉、流血、金钱、地盘,人的贪欲和邪念被早早装在这些小大人脑子里,看上去不太协调,但又是那么真实可信,心里不由会暗自发抖:如果我被扔到这么个鬼地方会怎么样?
没去过里约热内卢,不过知道那里有一座巨大的耶和华塑像,看守着整个城市,可能因此被称为“上帝之城”。不过在我看来,信仰是一个否定再否定、不断重塑、永无止境的东西,像咱这么一个无党无派的平头百姓,还真说不上对信仰有什么深刻认识,所以我倒是觉得《无主之城》更符合片中人和观影人那种Godless的生存状态。
视听语言分析《上帝之城》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uexwj.com/a/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