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年代:2009 

首映:2009-09-08(威尼斯电影节) / 2009-10-15(以色列)

时长:93 分钟

语言:希伯来语

观看量:7260

豆瓣:7.1

更新:2025-05-07 00:08

剧情:
电影告诉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82年6月黎巴嫩战争的第一天,四名年轻的以色列士兵独自驾驶一辆坦克,并被要求与一队地面士兵合作作战。该部队的首要任务是进入黎巴嫩平民村庄,消灭似乎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的恐怖分子。指挥官贾米里将任务的行动重点描述为“快速而简单”,但随着士兵进入村庄,看似简单的任务很快变得复杂,最终变成了大屠杀的噩梦。从部署特别任务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与其他部队失去了联系,四名士兵被带入了死亡陷阱。黎巴嫩描绘了混乱复杂的中东战争,这部电影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导演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描绘四个20多岁的年轻人的觉醒,他们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杀害平民的残酷现实中,杀戮成为了他们的必需品。他们不是英雄,也没有人想成为英雄。他们的生存本能和人类价值观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这是一场令人不寒而栗的人类悲剧。
展开
线路F1

图集

  • 黎巴嫩 图1
  • 黎巴嫩 图2
  • 黎巴嫩 图3
  • 黎巴嫩 图4
  • 黎巴嫩 图5
  • 黎巴嫩 图6
  • 黎巴嫩 图7
  • 黎巴嫩 图8
  • 黎巴嫩 图9
  • 黎巴嫩 图10

影述

《黎巴嫩》成为一个杀人狂魔之前,他也曾是个人

还记得2006年第56届戛纳金棕榈奖《大象》Elephant”片名的由来?导演(编剧)格斯·范·桑特Gus Van Sant说关于片名的想法来自1989年Alan Clarke的同名短篇暴力电影,“大象”这个词意指something metaphorically huge that we all see and we all choose to ignore(若房间内出现了一头大象,那么因为它如此巨大,虽然大家都看见了它,但所有人都选择自觉无视它)。
片尾坦克在阳光灿烂的一片耷拉脑袋的向日葵地里,噶然而止,也是这么个意思吧。
战争和人类的关系,就像疾病,永远的恨,永远的躲不开。我个人以为这是《无主之地》之后,最好的描写战争题材的电影。怵目惊心。
一双双眼睛直指人心,战士的,“恐怖分子”的,孩子的,母亲的,俘虏的……我不能描述,选择无语。

今天先和同学去电影院看了一遍意大利语配音无字幕的版本,和往常一样仍旧是没怎么懂。尤其是有个地方全场都在笑的时候我和同学还一脸茫然。
于是回家把之前很早就下下来,只是一直没看的黎巴嫩拿出来看。有中文字幕就是爽啊。我才知道原来他们笑的是那人在讲述自己和老师的激情。把我也看硬了。lolz
总的来说,电影不是很长,开头和结尾的向日葵场景很美。不过我怀疑真的有这么个地方?在黎巴嫩?
刚开始我还没太搞懂,以为他们是在地下,因为给我感觉是敌人都看不到他们,不过结果证明我比较傻。
我觉得这几个菜鸟士兵也太菜鸟了点,既然下决心去打仗,还这么胆小懦弱,不要说我没经历过这场面就没资格这样说,事实就是如此,要是没开枪的胆,打什么仗啊,吃饱了撑的!不过另一方面来讲,几个演员都演得不错,颤抖得很真实,流泪也流得不错。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有个地方我觉得不怎么自然。就是当有人从外面看瞄准镜的时候,我在想他们知道有人在看着他们?如果知道尤其是那个失去丈夫女儿的女人,她难道还有时间去看镜头,展示一下自己的表情??

前晚看了这个著名的以色列片“黎巴嫩”。
全过程除了心惊肉跳,脑海中可笑的划过3个字——GDP!GDP!
我可是反战的人。可是如果国家不强,你拿什么反战?乞求别国的良心吗?
这片子让我更深信个人是有良心的,哪怕坐在坦克里对无辜敌方百姓投出国际违禁的残忍的磷弹的士兵。
但如果你要归结到“国家”2字,一切良知在国家的对撞中就都灰飞烟灭于这个没有具体人性的冰冷体制了。
批判“国家”这儿不好那儿混帐再容易不过,但要解决问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国家内每个人都要担起责任,否则就都是空谈。可惜现在很多人大手一挥痛骂国家的时候,不知道把自己游离在哪层空间了——请问,你不就是你所骂的,千疮百孔的国家的具体一分子吗?不负具体责任的批判,永远不会有用。

《黎巴嫩》成为一个杀人狂魔之前,他也曾是个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uexwj.com/a/279.html

展开

豆瓣推荐

细细的红线
7.81998年美国剧情
光荣岁月
7.72006年摩洛哥剧情
狐步舞
7.82017年德国剧情
拆弹部队
7.82008年美国现代战争
再见,孩子们
8.51987年意大利剧情
暴雨将至
8.61994年英国剧情
禁忌的游戏
8.41952年法国剧情
野战排
8.21986年美国战争

法国剧情片

本周热播

七七影视榜

更多推荐

8.72014中国大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