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拿郭德纲相声的这句台词来描述本片
首先Giovanni Ribisi演的那个小混混毒贩,渣一样的战斗力也敢去威胁男主,两次直接对话都是被秒杀打到吐血,手底下带的小喽啰也都是废柴,吓唬小孩儿的本事都没有。男主就不该去运货还钱给他,直接崩了他完事儿。
但是,他还只是一般惨,比起巴拿马黑帮老大冈萨罗还算好的。
这位冈萨罗老大,带了一帮兄弟去打劫,结果搞得个全军覆没。但这不打紧,丫居然还不远万里把男主两人平平安安送回老巢,车也准备好了,货也装好了,顺便奉送Pollack名画一幅。而且死的不早不晚,刚刚送到家就挂,老窝里一帮小兵居然没一个盘查的。时间还足够男主顺利回航,身份证都完璧归赵,这是什么样的周到服务啊,你TM实在比FedEX还牛——联邦速递,使命必达!
记忆中的警匪片已不见踪影,全世界人民好像都有一种“傻逼警察”的情结,影迷讨厌警察,编剧瞧不起警察,导演和演员痛恨警察。这下好了,警匪片中的警察们,休假的休假,治疗的治疗,剩下几个意志坚定、头脑冷静的也是争分夺秒的横尸街头。土匪们只能相互残杀,各取所需,逍遥自在。

原本想金盆洗手的主人公,为了某些私人的原因重出江湖,决定干最后一票,典型的好莱坞式的类型片设计。
可惜前半部的剧情铺垫,被后半部的剧情弄的支离破碎,原本可以为走私的时候会斗智斗勇,却变成了一场街头巷战,原本与毒贩的最后大火拼,演变成了一场生死大营救,而最不可思议的是,原来的二当家竟然是幕后boss,这种设计,在二当家失控的行为和后悔的眼神中暴露出,坏人们全面的溃败,这就好比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在最后的30分钟,有一方莫名其秒的全面溃败。归根结底,此片也验证了虎头蛇尾的特点。

马克·沃尔伯格这货,从在《偷天换日》里开着MINI乱飞开始,就走这种苦逼英雄的路线。自己牛B到不行,一够狠,二够义气,三兄弟多;可身边却总有个把拖后腿的,使绊儿的;但没有关系,这些都只是成功路上的小石头。本片里,见一个老头子就登上一艘远洋轮,打一个淘宝电话就订好了一堆假钞可惜没包邮,直接去上门取货被枪指了一下头但是免费拿了一车的高级假钞外加一幅名画,在毒枭、地头蛇、各地悍警、处处作对的船长的围追堵截下,外加不成器的小舅子和撬墙角的老友的干扰下,仍然成功地出了一趟私活儿,胜利地给自己弄了一套海景别墅。NND。弄这么大阵仗,又是直升飞机、巨型货轮、从天而降的警犬、巴拿马的靓坤什么的,虽然剧情老套,但是老少咸宜。
只是,电影拍得没诚意,人物塑造方面懒得下功夫。上司,必然是难缠而嘴贱的;老婆,必然是爱家而坚强的;毒枭,必然是凶恶而无脑的;反骨的老友,必然是软弱而矛盾的;行差踏错的小舅子,必然是无能却心善的;地头蛇,必然是凶狠而思维简单的;警察,必然是来得正好却无能为力的;主角

剧情结构:
(铺垫)父子同为走私高手,因父亲被捕入狱,克里斯退隐江湖,并成功洗白;
(转折)小舅子因走私毒品遇到海关突击搜查,情急之下把五公斤毒品仍如海里;但是匪首不按套路出牌,暴虐小舅子并逼迫照价赔偿;
(争论)克里斯让做黑市生意的发小本帮忙说和,却得到消息要按照出货价赔偿;协商无果,回来小舅子要跑路,原因是同伴死在因医院,现在天文补偿要他一人偿还;克里斯找到匪首要求宽限时间,匪首却以他家人为要挟惹怒克里斯,克里斯抢枪干翻匪首说家人跟这件事无关;无奈克里斯决定走私

《禁运品》今天刚在米国看的...前半段要睡着了@_@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uexwj.com/a/58363.html